公視戲劇「聽海湧」講述二戰時期殖民統治下的臺灣人,如何被動員前往戰場,故事圍繞著臺籍戰俘監視員新海志遠的故事展開。監視員受日本軍隊命令管理戰俘,日軍以軍人方式管理戰俘,最終於戰事不利時虐殺戰俘。戰後盟軍軍隊重返時,開啟戰爭審判,許多戰俘監視員因此被判刑甚至處死。殖民統治下前往戰場的臺灣人,部分因被動員、部分則是因受皇民化教育而產生認同問題,戰時的軍隊命令與人性糾葛,與戰後軍事審判間的種種難題,糾結著新海志遠他們,最終能否回到家鄉臺灣?
1937年因蘆溝橋事變,中日爆發全面戰爭,不久後歐洲以納粹德國為首也開啟侵略戰爭,二次大戰因此爆發。1941年底,日本為了打破中日戰爭的僵局及取得東南亞的經濟資源,以「大東亞共榮圈」、解放亞洲殖民地為名,突襲美國珍珠港,並攻擊歐美統治的東南亞殖民地,並對盟軍開戰,正式開啟了東南亞(南洋)戰場,史稱「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節節勝利,占領多數東南亞地區,因此有許多歐美殖民者等戰俘需要管理。當時臺灣是日本殖民地,日本除了招募臺灣人擔任「志願兵」外,也招募軍夫、軍屬等非軍人的協助戰地管理或勞動,戰俘監視員即是軍屬的一種。被動員赴海外各地戰場的臺灣人,在戰爭結束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有的被迫加入國軍,捲入國共內戰,有的則是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設法回到臺灣,有的則如戰俘監視員這般因為被指控虐待戰俘而遭受盟軍的軍事審判。回家成為這些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單元一 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
劇中主角新海志遠(臺灣人,從軍後改日本姓名),生於1926年的高雄哨船頭,公學校畢業。並且在1942年參加過皇民奉公會,於1943年從軍擔任軍屬,最終擔任婆羅州俘虜收容所第五分遣所擔任戰俘監視員。他的哥哥新海輝,大阿遠三歲,則是堅定支持日本的臺灣年輕人代表。
二戰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達成戰爭的需求,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成為「皇民」,順利推展皇民化運動,成為重要戰略目標。在臺灣社會全面普及日語,成為該運動首要課題。此外,也推動在文化(取消漢文欄等)、宗教(神道教信仰及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等措施。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種組織推行,並在1941年後設立皇民奉公會專責推動,試圖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當時日本政府也透過各種教育、戰爭宣傳及精神動員等方式來宣傳日本發動戰爭的正當性。對於這些官方政策,不同世代臺灣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如青年世代可能在學校受到更多皇民化思想,而容易傾向支持戰爭,中老年世代可能就未必有如此想法。當時的臺灣青年,無論他們戰時的各種選擇為何,都深受當時日本的宣傳影響。
單元二 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
「聽海湧」劇中所講述的戰俘監視員,屬於日軍所稱軍屬的一種,並非正式的軍人,但仍受到軍隊的各種規範。新海志遠等人受命監視戰俘,有的監視員積極認同日本,有的如志遠是為了證明自己跟日本人一樣而從軍,但在與戰俘接觸的過程中,仍保有人性的一面。劇中透過各種戰俘監視營的生活,巧妙地論述了監視與被監視間的微妙變化。
日本在中日戰爭爆發後,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戰場。首先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處理軍隊運輸物資補給等雜役工作。陸續也開始徵調軍屬(如通譯、戰俘監視員)前往協助占領地的統治。隨著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也開始施行所謂「特別志願兵」制度,透過各種宣傳達到臺灣年輕人都紛紛志願的氛圍。許多臺灣年輕人也就帶著各種身份奔赴戰場。二戰尾端的1945年,日本終於在臺灣正式施行徵兵制。不久後戰爭結束,在各地的臺灣人,由於不同的戰場與身份,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
單元三 終戰與審判
1945年8月戰爭結束,「聽海湧」劇中主角新海志遠等人也在戰俘監視營迎來了終戰,盟軍隨之而來占領了戰俘監視營,發現了壕溝內的戰俘遭屠殺事件,開始戰犯審判。所長室變成了戰犯審判法庭,阿遠等人也被當成戰犯審判。相較於其他日本人,戰後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從戰前的日本人身份轉變為「中國人」,志遠等人更是面臨了認同的轉換問題,他們是否能順利返鄉呢?
臺灣人遍及了日本發動戰爭占領之處,北自「滿洲國」(中國東北),南至南洋(東南亞),這些臺灣人在不同的戰場迎來了1945年夏末的戰爭結束,如何復員回到臺灣,成為這些海外戰場臺灣人的願望。然而有些人如戰俘監視員,因為在戰時出於各種理由而虐待戰俘,導致戰後遭受審判,或被判處死刑或被判徒刑而無法回家。
此外,戰爭結束後,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臺灣人,對於戰爭的結果有著不同的感受。有人熱烈歡迎「祖國」接收,有人則是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不少年輕人一開始對於新政府抱有期待,積極參與各種組織,學習「國語」,然而接收人員的種種問題與復員失業問題,以及兩岸相隔五十年的文化差異,最終壓垮了許多臺灣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