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實施計畫
(一)「權力、決策與影響力」核心議題
1.強化性別平等之政策及治理機制:設置「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性別平等工作小組」,統籌及督導各組室(機構) 規劃及執行各項性別平 等工作,並採透明運作機制,會議紀錄全文公告於本館網站。
2.提升任一性別參與機會:本館各工作小組持續落實執行三分之一任一性別比例原則。
3.深化性別統計相關資訊:建立及執行本館各項業務性別統計機制,提升資訊蒐集的正確性,並視需要規劃及調整本館工作 計畫,以改善 性別不平等現況。
(二)「就業、經濟與福利」核心議題
1.結合福利政策思維,依不同性別、地域、族群、文化、年齡之差異與需求,並克服弱勢群體在相關訊息掌握的不利處境,規劃本館服務 資源。
2.結合本館圓夢計畫,提供女性及弱勢群體文化參與及學習機會。
3.提供友善家庭的職場環境,宣導性別平權觀念及辦理員工子女托育服務。
(三)「環境、文化與媒體」核心議題
1.積極落實本館性別平等教育工作
(1)定期檢視本館法令規章,使其符合性別平等精神並積極落實。
(2)每年度至少辦理1場性別平等在職訓練課程。
(3)結合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管道,加強本館員工性別平等教育。
2.發展性別平等學術研究及推廣教材教法
(1)持續針對臺灣歷史女性史料進行研究。
(2)以研發之臺灣女人教具箱為基礎,持續鼓勵中小學教師免費借用教學,並視需要妥適調整。
(3)持續出版具性別意識之優質正向文化教材。
3.建立女性及各種性別弱勢族群在公共領域中的可見性和主體性
(1)本館各類活動之講師,均以專業為考量,並優先邀請女性或性別弱勢族群擔任。
(2)持續積極蒐集及出版臺灣歷史女性相關史料及出版品,並擴充及維運本館臺灣女人網站。
(3)持續評估及依觀眾建議,提供適合女性與性別弱勢族群、乃至於全民均可使用的博物館軟硬體設施。
4.積極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
(1)透過常設展及特定主題展覽,推展性別平權文化。
(2)辦理女性及性別弱勢族群相關之展演與活動,發展性別文化之積極對話,使觀眾理解進而減少歧視、相互尊重。
(四)「人身安全與司法」核心議題
1.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與歧視
(1)第一線服務人員應具有文化與性別敏感度,以回應多元族群與不同性取向者之服務需求。
(2)落實本館職場性騷擾防治工作,建立本館職員性騷擾申訴救濟及保護管道。
(3)建立委外廠商駐點人員遭受本館人員性騷擾之申訴救濟及保護管道。
2.建構安全的展演空間
(1)提升公共環境與公共設施之安全設計,減少於本館發生犯罪之機會。
(2)落實本館全區安全巡檢,並強化全區錄影監視系統之功能。
(3)檢視及持續加強提供停車場充足的燈光、動線與安全設施。
(五)「健康、醫療與照顧」核心議題 以女性與弱勢族群為主流,提供相對應的軟硬體設施與服務:依本館年度預算, 以通用設計理念,加強考量女性、高齡者、兒童、行動不 便者等弱勢族群之安全與便利需求,重新檢討及提升全館設施與 服務之便利、友善與安全性。
二、於落實CEDAW方面:
(一)提高婦女文化參與程
1.透過女性相關研究、典藏、展覽及活動,傳遞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之理念。
2.依性別統計結果,視需要採取措施以提高婦女至館參觀及參與活動比例,提升婦女文化參與權。
(二)本館命令及行政規則應消除性別歧視
1.檢視現有命令及行政規則,如有違反CEDAW理念,立即辦理修正。
2.新訂命令及行政規則,應加強性別評估並符合性別平等理念。
三、於執行性別主流化方面:
(一)加強性別觀點融入本館業務,以「臺灣女人」為核心計畫,持續執行女性史料蒐集、調查及推廣工作。
(二)賡續推動性別主流化各項工具,並提升推動品質及擴大成效
1. 本館辦理調查及統計時,應以納入性別分類為原則,並定期更新本館官網有關性別統計網頁資料。
2. 於規劃、執行及評估本館各項計畫時,應儘量充分運用性別統計資訊。
(三)擴大性別預算檢視範圍及加強性別預算說明 於編擬概算前,檢視性別平等業務需要,填具「性別影響 評估計畫預算編列情形表」送本館性別平等工作小組核備。
(四)加強辦理性別主流化課程
1.每年度至少辦理1場性別主流化研習。
2.要求主管及館員每年度均應接受2小時之性別主流化訓練。
3.鼓勵主管及館員自行或參與其他機關之性別主流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