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總覽
-
館徽馬克杯規格 : 個NT$ 350臺史博館徽,是擷自臺史博干欄式建築外觀,以四根柱子代表研究、典藏、展示及公共服務等四大功能,結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英文縮寫,象徵透過博物館的核心工作延續傳承臺灣歷史。以館徽為主軸設計的館徽馬克杯,線條簡潔、配色明快,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臺史博伴手禮。
-
地圖帆布袋-小黃綠規格 : 個NT$ 500帆布袋圖面擷自<福爾摩沙島與中國沿海局部圖>,此圖主要是將耶穌會士馮秉正等人1714年測繪的臺灣西岸狀況與過去荷蘭人測繪的臺灣東岸海圖,合併成完整臺灣地圖。不過圖上東岸仍寫著:「此岸所知甚少」,還將秀姑巒溪誤解成分割花東海岸山脈的長條狀內海。※此款帆布袋為限量發售,售完即止。 臺史博館藏號:2002.006.0020《福爾摩沙島與中國沿海局部圖》
-
飛行飄帶鑰匙圈規格 : 個NT$ 280臺灣文化協會創立時,蔣渭水擬〈臺灣文化協會會歌 〉歌詞:「但願最後完使命,樂為世界人。世界人類萬萬歲,臺灣名譽馨。」此款飛行飄帶鑰匙圈以刺繡呈現蔣渭水手書字跡,配飾於隨身包包、衣物或行李袋上,一起將「樂為世界人 台灣名譽馨」的百年臺灣使命帶在身邊。
-
麥稈草帽規格 : 頂NT$ 9501920年代的臺灣知識青年們怎麼穿?不論是換上象徵現代化的西裝,或是堅持穿著具有在地特性的傳統臺灣服,麥稈草帽可是當時臺灣的經典穿搭配件之一。此頂復刻草帽由麥稈桿草編繞而成,帽織帶以刺繡線呈現織上蔣渭水手書之「樂為世界人 台灣名譽馨」。戴上它,下一個百年也不會退流行!
-
文協漁夫帽規格 : 頂NT$ 850臺灣文化協會創立時蔣渭水擬〈臺灣文化協會會歌〉歌詞:「但願最後完使命,樂為世界人。世界人類萬萬歲,臺灣名譽馨。」此款闊邊漁夫帽以刺繡線呈現蔣渭水手書字跡,內有透氣網帶設計,不論是深入地方田野的走讀踏查,或是參加社會運動的街頭場合,能幫你遮陽、擋雨,和你一起追索歷史、開拓新局。
-
文協百年行李貼紙包規格 : 組NT$ 2001920年代,在日本留學的臺灣知識青年們創辦報刊雜誌,發傳單、集會遊行、播電影、唱歌,宣揚理念。此款貼紙取自《臺灣民報》、《臺灣青年》、《臺灣》等報刊,琅琅上口的標語和歌謠,充滿對新時代的期許。復古又時髦,讓你史料隨處貼、隨身帶著走。
-
甘杯─臺灣采風杯盤組規格 : 組NT$ 2800「甘杯」——擷取《臺灣番社風俗》物產圖的臺灣水果圖像,與當代生活器物結合,拾起臺味十足的小玻璃杯,來點茶食或零嘴,為親友相聚、古今相遇的美好,乾杯! 杯盤組使用的典藏為十八世紀晚期臺灣府城士紳畫家陳必琛描繪原住民生活風貌的工筆設色圖冊《臺灣番社風俗》,內容包含風俗圖及物產圖兩種, 既是記錄臺灣原住民風俗文化的珍貴圖像史料,也隱含漢人移民對臺灣原住民的詮釋觀點與形象塑造,是見證十八世紀漢人與原住民人...
-
棒球展-限量紀念球星卡規格 : 套NT$ 80棒球卡的發想,來自臺史博「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由嘉農點燃的一點星光,依靠民間社會的支持,棒球持續普及。紅葉少棒寫下的奇蹟,將棒球帶入高峰,成為國球。然而,耀眼的同時,卻也隱藏簽賭、過度訓練、假球等危機,看似棒球即將終結之際,我們依舊從動人的比賽中,尋得熱情,得以回到終點再出發。 將臺灣的棒球風華,收錄到一系列棒球卡中,保留臺灣的棒球記憶。
-
地圖T恤-福爾摩沙(電繡-白)-S規格 : 件NT$ 650T恤的圖案擷自英國駐臺灣府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於1864年發表於《皇家地理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文章的附圖。因郇和對臺灣的深入了解,其筆下有關臺灣的報告,也在常被用作當時西方人來臺的指南。 早期西方古地圖均以黑白印製,再透過人工上色。此款T恤亦採取地圖印製工序及其精神,於臺灣圖稿單色印製後,再以綠色繡線勾勒出臺灣輪廓。 臺史博館藏號:2003.015.0099郇和《福爾摩沙...
-
博物館之美小全張規格 : 套NT$ 32中華郵政為介紹臺灣博物館之美,特發行「臺灣博物館之美郵票小全張」1張,內含郵票5枚。 *此為中華郵政公司設計發行,非本館製作。
-
地圖帆布袋-小(米白)規格 : 個NT$ 500帆布袋圖面擷自<福爾摩沙島與中國沿海局部圖>,此圖主要是將耶穌會士馮秉正等人1714年測繪的臺灣西岸狀況與過去荷蘭人測繪的臺灣東岸海圖,合併成完整臺灣地圖。不過圖上東岸仍寫著:「此岸所知甚少」,還將秀姑巒溪誤解成分割花東海岸山脈的長條狀內海。 臺史博館藏號:2002.006.0020《福爾摩沙島與中國沿海局部圖》
-
三月洪水感溫杯規格 : 個NT$ 350臺史博以「傳遞故事」、「療癒情感」及「連結對話」作為核心價值,將228事件的歷史文化躍然呈現於日常用品上。其中,擷取受難者吳新榮日記〈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文句,並運用一只杯子來敘事,期望使用者能經由閱讀、觀看、體驗感溫杯的變化,來感受臺灣民主先行者們的溫度與熱情,更時時刻刻提醒當代的我們,因感溫、而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