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 展覽 活動

特展

當期展覽
  • 捷克斯洛伐克X旅人X福爾摩沙 1920's特展
    2023年09月15日至2024年03月17日
    地點 : 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
    序論 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興起民族自決風潮,臺灣也開啟反殖民的政治社會運動。正值臺灣反殖運動熱潮尾端,一個來自一戰後新興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的世界旅行家卜吉比索爾,橫跨歐亞大陸,於1929年來到臺灣,見證了殖民政府的言論自由管制,無法自由攝影與行動。在這種種被限制的背景下,他提出了對於殖民地臺灣的外人觀察,同時也結識了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家蔣渭水跟推行世界語的臺灣同志。當時的臺灣與捷克同屬世界弱小民族,為了...
  • 巷口那家店
    2023年09月05日至2023年10月15日
    地點 : 國立臺灣圖書館1樓 臺灣藝文走廊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展場結合國家文化記憶庫2.0「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臺(https://curation.culture.tw/),現場透過QR code或搜尋關鍵字「巷口那家店」,即可閱讀9篇文章的完整內文。 林家棟 ⽣於美濃,...
  • 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2023年08月24日至2024年06月30日
    地點 :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導言 1920年開工的嘉南大圳,其中於1924年率先通水的是雲林地區的濁幹線,至2024年通水灌溉滿百年;而臺灣蓄水量最大的曾文水庫於1973年完工,2023年也建庫滿50年;這些突顯了水利事業對雲嘉南平原社會的重要,同時也看見臺灣水利發展的縮影。 本館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時刻中推出本展,呼籲社會提升對水環境變遷的感知。觀展前,我們有三問:一、當打開水龍頭,水流洩而出,那麼水從哪裡來?二問,你曾注意過離家最近的...
  • 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2023年07月13日至2023年11月12日
    地點 :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當我們望春風,我們盼望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是關於一首歌的故事,更是近代臺灣的一部文化史。 本特展以〈望春風〉作為核心,這首歌在1933年首度錄音為唱片,發表後成為當時流行歌,而後發展成歌中劇唱片、電影,隨著時代被改編,甚至有雜誌、小說、出版社、電視節目等等,戰後幾乎知名的歌手都有演唱,版本不計其數。從這首歌的傳唱、演出、內涵與應用,可以聽到創作者、歌者、聽眾的互動,乃至整體社會文化的豐富脈動。 ...
  • 「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番外篇:臺史博X故宮X臺博三館聯合數位實驗展
    2023年04月25日至2023年11月12日
    地點 :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
    2021年至202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完成了一檔文物型展覽,三館以各自館藏文物的特色,合作呈現了臺灣歷史上的三個主角:原住民(臺博)、漢人常民(臺史博),與中國宮廷/官府(故宮),讓三方文物映照出臺灣多元人群豐沛的物質文化。儘管「物件」通常是博物館展場上的主角,但如果把實體抽離了,讓數位技術登上舞台成為關鍵演員,又能打造出甚麼樣的故事與思考? 這個展覽試圖在三館...
展覽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