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 日期:2023-08-24~2024-05-26
  •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

導言

1920年開工的嘉南大圳,其中於1924年率先通水的是雲林地區的濁幹線,至2024年通水灌溉滿百年;而臺灣蓄水量最大的曾文水庫於1973年完工,2023年也建庫滿50年;這些突顯了水利事業對雲嘉南平原社會的重要,同時也看見臺灣水利發展的縮影。

 

本館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時刻中推出本展,呼籲社會提升對水環境變遷的感知。觀展前,我們有三問:一、當打開水龍頭,水流洩而出,那麼水從哪裡來?二問,你曾注意過離家最近的那條水路是水溝、水圳或是自然河川呢?三問,綜觀全球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多為乾旱的沙漠地帶,而同樣有北回歸線經過的雲嘉南平原,為何卻成為臺灣的穀倉?這一切在今日看似理所當然,是否真是如此?

 

在大圳屆滿百年的時刻,本館用創新的博物館思維,以跨域共筆行動,提出「流域共構」的展示論述。20202023年,本館展開嘉南大圳跨域研究,用新視角看待過往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水環境,以歷史眼光提出對歷代水環境的新理解,除了看見臺灣歷代水利社會發展樣貌及歷代水利工程的行動者,提出水利工程中所藏的工程與環境的關係,也發現水利系統是跨專業與技術、具傳承且複雜的知識系統,最後提出流域共構了個人與社會生命關係的新觀點。

 

單元一、水環境與水資源利用

現今生活,水的取得便捷,社會卻鮮少理解這是臺灣歷代水資源不斷整合的結果,從清代如何「利用」自然環境,到日本時代用技術「改造」自然環境,當代受環境意識抬頭影響,水利比以往更加重視與環境共生的關係。日本時代的臺南州,行政區域橫跨今日的雲林、嘉義與臺南,透過典藏於嘉南、雲林水利會(現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雲林管理處)未公開的水利地圖及史料,解讀地圖中的水空間、水資源與地方社會的關係。

 

單元二、善用環境的大圳工事/因地制宜的嘉南大圳

臺灣河川坡陡流急,貯水不易。1920年代前,嘉南平原農耕條件差,在既澇又旱的氣候條件下,15萬甲地的人民靠看天田維生,同時有許多低窪地長期排水不佳無法農耕。八田與一技師在預算有限、水資源有限及龐大農業生產的壓力下,催生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並實行三年輪灌制度。八田與一和一群接受西方教育的水利工程師,善用環境特色與就地取材,在雲嘉南平原建立了跨區域、跨環境的大型水圳工事 

 

單元三、百款水利人

當代水利工程師及農田水利管理現場所面臨的挑戰,與百年前的八田與一面臨同樣的挑戰,包括如何在施工前進行精密調查設計規劃、嚴謹的施工工序,以及完工後如何進行定期及不定期維運管理等。嘉南大圳完成,代表八田背後一群專業水利人員共同的投入,得以在雲嘉南平原做出因地制宜、符合時代需求的水利灌溉系統。當今分屬不同單位的當代八田與一們,仍藉分工與專業知識傳承,持續為當代臺灣水資源努力。

 

單元四、從共筆到共展之路:共筆雲嘉南水文化行動

2020-2023年因嘉南大圳開工百年的契機,本館與中央部門各水利專業者組成研究團隊,針對典藏於水利機關的圖資、史料,用博物館工具及方法進行水利史料的共同研究、重返史料中呈現的田野,進行走讀、研討與考據,帶領水利人在歷史經驗與線索中,找出因應當代水資源不足的解方。

 

單元五、流域,共構了「我們」

當代水利系統是歷代水資源、水利工程與環境不斷整合的結果。受西方科學技術影響,突破地形限制,將小區域的埤圳水源,先整併成區域水利系統,再整併成跨區域、跨環境的水利系統;當代氣候變遷下,淹水或乾旱已非區域問題,因著水使社會成為生命共同體。簡言之,水共構了水環境,水環境繫住土地上的每個生命。

 

本展是公部門從共學、共筆到共展,加入教育與公民團體共同的研究成果。2023年底,本館帶著水利、農田、學校與公民等八個單位,將水利知識轉化為現地共展,豐富臺灣水文化內涵,並加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師生協力策展。期待以產官學合作,呼籲社會重視氣候變遷及水環境變遷,使臺灣成為一座居安思危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