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のコンテンツブロックにジャンプします

瘋文物,這樣保存舊對了! 看得懂、學得會、用得到

  • 瘋文物,這樣保存舊對了!  看得懂、學得會、用得到
    瘋文物,這樣保存舊對了! 看得懂、學得會、用得到
    作者/編者: 杜偉誌、張銘宏、傅鈺淇、黃茂榮、黃瀞慧、葉前錦、鄭勤思、魏雅蘋、陳靜寬
    ISBN/ISSN: 978-986-5437-17-6
    出刊日期: 2019-10-01
    GPN: 1010801742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組為了推廣文保知識,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將文物典藏專業知識,轉譯為民眾日常生活可自行處理的簡易知識與技術,透過書中主角生動的故事及對話,帶出日常生活文物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法。本書篇章分為〈文物維護〉、〈保存環境〉、〈文物整理〉、〈文物研究〉、〈活化利用〉,針對民眾可能遇到的不同情況分別作介紹,成為便於民眾了解的簡易文物保存小百科。


  • 總編輯:陳靜寬
    現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組長


  • Chapter 1文物維護篇
    Chapter 2保存環境篇
    Chapter 3文物整理篇
    Chapter 4文物研究篇
    Chapter 5活化利用篇


  • 館長序

    日常生活口語中,經常聽到「這老舊東西該淘汰了,可以進博物館了。」這句話不在於珍惜有價值的文物,而是「博物館收存汰舊老東西」此刻板印象的投射。此刻版印象又會深化人們誤認博物館只會面向過去,而沒有現代感及前瞻未來。這般誤認將使豐富的博物館文物被忽略,減損了文物再生與文化內容策進開展的潛力。

    文物值得保存的意涵不在於年代久遠,而在於歷史意義與價值感。具有歷史意義與價值的文物不僅做為歷史見證,更能給予世世代代人們情感連結與智慧啟發。

    各種文物的歷史意義與價值感有不同層次,全國層次文物由國家級博物館典藏,地方層次文物由縣市級博物館或地方文化館典藏,家庭(機構、個人)層次文物則宜由家庭(機構、個人)珍惜與保存。然而,家庭(機構、個人)不具文物保存專業,也很難打造一個恆溫恆濕的文物保存環境,該怎麼辦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為保存臺灣歷史文化資產的專責機構,迄今蒐羅臺灣人民生活之政治、產業、社會、民俗、宗教、教育⋯⋯等文物、史料、文書等類別11 萬件藏品,涵納17 種材質。由於藏品內容、材質、器型等複雜而多元,因此累積了豐富的典藏專業知識。

    為了讓遍佈各地的臺灣文物能得到妥善的在地保存與維護,臺史博典藏組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將文物典藏專業知識轉譯為民眾日常生活可自行處理的簡易知識與技術,透過書中主角生動的故事及對話,帶出日常生活文物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法,包括如何處理大環境、微環境、光照、水損、防蟲害、文物檔案整理、文物說故事等。
    此書做為簡易文物保存小百科,提供民眾得以自主解決文物保存的基礎問題。保護文化資產不僅是博物館的事,更希望大眾透過居家文物的保存,一起參與保存生活記憶,訴說自己生活、家族歷史等故事,鼓勵民眾共筆、共享臺灣歷史,讓全民參與書寫及記錄臺灣的每一個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