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作者/編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畫、陳怡宏主編
    ISBN/ISSN: 9789865327880
    出刊日期: 2023-01-10
    GPN: 1011200056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頁數: 288頁
  •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
    看見臺灣史中的時代、生活與節奏
    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聽博物館的收藏,說出時間的故事
     
    顏杏如專文導讀,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呂紹理、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文松、作家曹銘宗、中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謝國興專業推薦

    歷史是關於人的故事,而尋常的物件,從帳本和日記,到證件和行李箱,多年之後,都可能成為重要材料,讓人發現「原來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

    《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二冊「時間篇」,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以30件精選文物,帶著我們一起探索,大時代如何影響小人物。

    不同時代留下日常物件,記錄各個時期的女性生活:從清代富家嫁女兒的帳本中,可以了解「嫁妝」、「婢女」的運作;過去對於「女主內」的期望,則反映在日治時期女學生的畢業紀念帳上。

    為了平定民亂,清朝官方在地方團練立功前,便會先頒發功牌攏絡利誘;臺灣的戒嚴體制,既壓制組織反對勢力的政治權利,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黨外人士留下的物件見證了前者,而臺灣宵禁時的通行臂章,以及戰地政務下馬祖漁民工作節奏的紀錄,則具體呈現了後者。

    人們的日記與課本,訴說政局變化下學習新語言的掙扎;家譜和墓碑,代表著對於家族的多樣理解;而各種以「紀念」或「紀錄」為名的文物,則呈現對於歲月流轉的複雜觀點……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曾經真實活過的人們,重溫他們生活中的分分秒秒與日日夜夜!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
    位於臺南。為了書寫、蒐藏臺灣的歷史與記憶而誕生,2007年成立、2011年開館,已累積近15萬件典藏、推出超過100檔特展,以「大家的博物館」為己任,努力摸索著島嶼上不同人們的觀點。館藏文物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臺灣許許多多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人們如何在臺灣生活的物件,有時會令人感到奇特、惆悵或者懷念,每一件文物都有著獨特的溫度感與背後的歷史刻痕。

    陳怡宏│主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新北三重埔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院歷史學徒出身,做「土匪」研究起家,到博物館工作後,每天接觸奇奇怪怪的文物與其背後的故事,研究關注政權轉換時期與日治時期臺灣史。


  • 書系總序》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張隆志
    導讀一》時在精彩:三十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陳怡宏
    導讀二》物與人:承載記憶,以時間為度/顏杏如

    輯一 日常
    主題一 生命與儀禮
    01三月瘋媽祖──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
    02婚前準備與婚後保障──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
    03為你,一生守候──清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
    04死後時間的想像──木刻更衣印版
    05時間流轉的祝願──鳳山鄭家的墓碑
    06編織族人們走過的時間──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
    07摩登女性,產婆軌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

    主題二 生活與休閒
    08衛生紙的輝煌年代──玉山衛生紙
    09先用藥,後付款──寄藥包
    10農村生活的節奏──牛鈴
    11半世紀的販售騎蹟──菊鷹牌腳踏車
    12承載家族記憶,訴說休憩時光──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八腳紅眠床
    13改朝換代下農村靑年的兩個時間──陸季盈一九四〇、一九四六年日記
    14語言中的時間線索──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
    15臺灣兒童刊物的時間戰──《王子》半月刊創刊號

    輯二 非常
    主題三 戰爭與動亂
    16先領功,再辦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
    17乙未之役照片裡凝固的時間──《征臺軍凱旋紀念帖》
    18水螺若響──手搖警報器
    19終戰之日,逃生之時──皮質行李箱
    20有朝一日重回故土? ──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
    21今夜可以不回家嗎? ──戒嚴通行臂章
    22前線共體時艱下,被限制作業節奏的漁民──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
    23時「刻」的警鐘──金門砲宣彈彈殼
    主題四 定格與紀念
    24被定格的時間──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
    25悠閒的旅遊時光──《倫敦新聞畫報》〈速寫福爾摩沙〉
    26少女靑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27一期一繪• 最後的官葉──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
    28震動人心的天災──昭和十年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29抓緊組黨關鍵時機──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
    30歷史事件的保鮮──太陽堂太陽餅海報

    大事紀
    作者簡介


  •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在「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下,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十四多萬件的文物,並舉辦超過一百場的特展。我們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也在閉館十五個月後,於二〇二一年一月八日正式推出「交會之島」的更新展。「如何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進而展現具有臺史博特色及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正是全體館員同仁們共同思索和努力的目標。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同仁們回應上述課題的首度嘗試,大家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來面對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品味。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每本作品選擇三十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敍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作者群除館內同仁,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

    本書系首先推出的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地圖資料為主要文物類型,各篇作品的編排兼顧通史時序及特色專題。第二冊「時間篇」從生活與文化入手,討論傳統歲時節慶、現代性時間觀、朝代政治更迭、以及集體與個人的時間記憶等專題。「人間篇」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來述說島嶼人群的動人故事。

    整體而言,「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藏品研究與轉譯應用的集體努力,更是同仁們推動博物館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作者群們從文物的生命史著眼,討論物件的歷史價値、物件轉換流通的過程、物件的材質特性、乃至於物件作為博物館與社會連結的功能與意涵等多元面向。此一物件導向的規劃(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目的,在於指出博物館歷史學不同於傳統文獻實證史學的特質,從而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所具有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臺史博將以新思維、新團隊與新行動,讓世界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導讀(節錄)

    導讀一 時在精彩:三十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博物館內的臺灣史文物研究
        臺史博自籌備處以來就積極透過捐贈或購藏等方式蒐集各類臺灣歷史、民俗文化相關文物,至今已累積近十五萬件,並透過常設展與特展等展示,以及藏品圖錄,如《珍藏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選要圖錄》、《看見臺灣歷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綜覽圖錄》等書,向社會大眾簡介各類館藏文物。此外,臺史博也建置「典藏網」,透過文物編目及數位化公開等方式提供社會大眾使用。

        相較於文物圖錄及展覽形式的公開方式,《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叢書則聚焦館藏文物,分別透過「空間」、「時間」以及「人間」的不同角度,向社會大眾分享屬於臺灣人及其文物背後的故事,「物的社會生命史」是本系列叢書側重的面向。叢書的首部曲空間篇是以臺史博館藏三十幅地圖出發,由十一位館員共筆研究,透過這些地圖娓娓道出關於臺灣這塊土地與人們的故事。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以下稱本書)同樣是以館員為主要作者群,從三十件館藏文物出發,結合歷史學與文物科學檢測分析,由日常與非常的時間,分享這些文物背後各種有溫度的故事。內容安排上,除介紹該文物的背景之外,也帶出文物與時間及其背後的故事意義,接著有「文物放大鏡」專欄,針對文物的細節,以及博物館運用科學儀器發現的有趣細節,進行深入介紹。

    日常的時間
        近代重要的歷史學派法國年鑑學派史家重視時間與歷史研究的關係,馬克.布洛赫(MarcBloch)稱歷史學是關於「時間中的人」的科學,而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則提出歷史學多元時間論,認為歷史應該區分為三種時間,分別是長時段(自然、地理、文化時間,以百年甚至千年計量)、中時段(態勢時間、包含經濟─政治面向的廣義社會時間,以十年或數十年計量)跟短時段(事件的時間,諸如政治事件發生的快速時間)。

        「時間」是一個相當抽象的課題,本書編輯之際,作者與主編對於臺灣的「時間」議題如何呈現與理解,都感到有相當的寫作難度。在作者團隊共筆過程中,編輯群根據作者群初稿,規劃以文物中的日常與非常的時間分類方式編輯本書,此種分類在某種程度上,與布勞岱爾的時間論有相互發明之處,但與布勞岱爾貶抑人類能動性,及貶抑微觀人類行為如事件的重要性不同,本書仍相當重視人類的能動性,如日常時間約略相當於長時段與中時段,至於非日常時間則約略可歸類為短時段,以下先介紹本書日常的時間中的文章。

        日常時間又分為「生命與儀禮」及「生活與休閒」兩部分。「生命與儀禮」此一主題,首先以「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介紹臺灣人民的媽祖進香信仰。此外,透過「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淸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等描述淸代臺灣女性的出嫁與節孝等事蹟的文獻,可以看見婚姻嫁娶、節孝呈報都與其家族背景有著相當關係。「木刻更衣印版」、「鳳山鄭家的墓碑」,描繪出臺灣漢人對於死後的想像,以及對於後代子孫的庇佑。「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則代表著平埔原住民與漢人接觸後,族人改以族譜形式記載先人故事,記載了每個族人的生命與時代足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則有著雙重意義,同時代表近代臺灣女性如何透過被國家介入管理的新式產婆(戰後稱助產士)職業,而得以開展屬於自己的事業,成為時代摩登女性,此正好與前述淸代女性的境遇成為對照。「生命與儀禮」主題,透過圍繞臺灣人的宗教信仰、生、老死等文物,述說著臺灣人的文化時間故事。

        「生活與休閒」時間主題,則呈現臺灣社會中長時段的各種「風景」。如「玉山衛生紙」、「寄藥包」、「腳踏車」及「牛鈴」,透過戰後初期常見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耕牛器具,述說著日本時代到戰後常見,但如今卻已不見,或已轉換功能的風景與聲景,這些風景的故事召喚著數個世代的時間記憶。「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八腳紅眠床」,則是透過紅眠床家具象徵著家族的居家生活記憶。「陸季盈一九四〇、一九四六年日記」、「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以語言作為時間線索。經歷過戰前與戰後兩個語言政策的世代,我們透過教科書可以發現不同時代的「國語」政策及其影響。陸季盈日記的戰前日文日記及戰後日文書信,代表著戰前的時間,書寫日語世代臺灣人的故事,戰後的中文日記則代表著戰後的時間,書寫戰後臺灣人中國化的故事。《王子》半月刊創刊號探討編輯與作者試圖縮短兒童刊物的出版週期,將「時間」作為武器,以增加更多商機,並同時與當時政府的政策迂迴對抗。

    非日常的時間
        相較於日常的時間屬於「中、長時段」,非日常的時間則屬於「短時段」。本書將之區分為「戰爭與動亂」以及「定格與紀念」兩個主題。「戰爭與動亂」敍述淸代到戰後文物中的戰爭動亂故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是戴潮春事件中,官方為了拉攏地方人士支持平亂而事先發給的功牌,其發給的時間點也恰巧見證了戰事轉折關鍵點。《征臺軍凱旋紀念帖》中,日方的從軍攝影師精心編排當時的新興媒材「照片」,顯示出一幅幅戰勝者的時間。「手搖警報器」分析戰前及戰後初期常見的空襲警報器,說明聲音特質及對於聲景的歷史想像。「皮質行李箱」描述著二戰結束後,滯留海南島的臺籍從軍人員如何歷經千辛萬苦重返故鄉的故事。相較於重返故鄉的臺灣人,「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則述說著由於國共內戰而被迫撤退來臺的大陳人,他們如何被政府安排及定義的故事。

        由於臺灣本島及金馬離島的戒嚴與冷戰的長期化,人民如何度過的故事則凸顯了「戰時體制」常態化的荒謬性:「戒嚴通行臂章」述說著戒嚴下的港口與都會日常的故事;「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則代表戰地前線為因應戰地政務,漁民的作業節奏如何被限制;「金門砲宣彈彈殼」見證金門前線在八二三砲戰從熱戰轉變為心戰,甚至成為金門特產「金門菜刀」的故事。

        「定格與紀念」主題聚焦於臺灣史上的重要事件,或是値得紀念的時刻。「淸代臺灣原住民圖繪」是外來觀察者摻雜虛構與想像的產物,外人對於原住民的觀察,看起來像是被定格在同一個時間斷代,反映著同一個時間觀,宛如一群生活在被淸朝統治者設定好的一格格的櫥窗裡被展示的所謂「番人」。《倫敦新聞畫報》中的〈速寫福爾摩沙〉,速寫十九世紀末葉英國人遊歷南臺灣屏東萬金的「悠閒旅遊時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展現日本時代受近代教育的臺灣女性畢業時的心境,同時也代表著少女時代結束的紀念。

        同樣是一九三五年出版,臺灣總督府發行的「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及臺灣新聞社編的《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代表著殖民時期臺灣的官方與在臺日人的觀點。但這最後一回的官方繪葉書發行,卻也有著日籍畫家試圖開展具在地文化素養的臺灣美術主題企圖。

        本書最後結尾的兩篇文章,分別是「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與二〇一四年三一八公民運動的見證物「太陽堂太陽餅海報」,分別標誌著臺灣從威權統治到解嚴前後組黨的民主化歷程,以及二十一世紀臺灣公民運動的紀念時刻。其中,關於當代文物「太陽堂太陽餅」,臺史博文物保存專業人員如何盡其所能運用博物館專業技術,試圖保存文物當時的狀況,使其能持續訴說三一八公民運動的故事,此件文物正好也與本系列的「空間篇」最後一篇文章〈三一八公民運動的手繪立法院周邊地圖〉相互呼應。

    未完待續的文物故事由你妳來寫
        本書收錄的三十件文物,容或不是最精美或最能代表「時間」議題的臺灣歷史文物,但是透過這些文物呈現的日常與非常時間,我們可以窺見一篇篇「時在/實在」精采的臺灣史文章。

        本書收錄的文物,包含原住民、漢人、西洋人、日本人、戰後外省移民的生命故事。其中,「捐贈文物研究」與「文物檢測」工作則是交織著博物館員、捐贈者及文物間的深度對話。時間斷限僅從淸代以至當代,仍留有缺許遺憾,例如缺乏荷西時期與鄭氏時期的文物故事,這也代表著即便是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僅有四百年,然而以「時間」與「文物」兩項標準的交集而言,仍有尙待補述的第三十一件、第三十二件文物,這些故事除了還散落在臺史博的近十五萬件文物中,也可能就在各位讀者的家中,等待著你我的細心挖掘。


  • 26 少女青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記念帳裡的畢業祝福
    一九四三年,就讀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簡稱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的黃金梭同學畢業了;她和同學們互相留下的畢業祝福,以及其他日本時代受教育的資料,透過家族後代柳井慶明與柳井慶輝先生的捐贈,成為臺史博的藏品。這是一本內頁採用經折裝裝裱的記念帳,形式類似在日本神社參拜時用來書寫蓋章的御朱印帳,是畢業時同學之間手寫的留言本,工整的字體在封面的題籤上寫著「御卒業記念帳」。

    翻開手帳,同窗們紛紛用日文寫下了畢業祝福,還有水彩及色鉛筆的插圖,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同學之手:

    金梭,已經要道別了,雖然不捨,但還是盡早回家對母親盡孝道,回到家後不能每日玩樂了。分別了!!──王木

    祝健康,再會!──竹村登美子

    無論何時,要健康、開朗、幸福的過生活喔。──孫氏蘭


    充滿祈願的文字,似乎也夾雜著對於學生時代結束的感傷。畢業時拿畢業紀念冊追著老師與同學簽名留言,為一個階段結束留下紀錄的方式,看來和今天並沒有很大的不同。不過字裡行間所反映出的記憶,卻是既相似又不同的,繼續翻閱這本記念帳的一則則留言,我們似乎能夠稍稍從靑春少女們的視角勾勒出屬於她們世代的校園經歷。

    那時的女學生
    日治時期,高女已是大多數臺灣島內女子的最高學歷,往日本內地留學的途徑其實並不容易。對多數人來說,高女畢業意味著與學生時代的告別,即使有意願進入職場,但走入婚姻和家庭還是相對普遍的情形。當年在闔上這本畢業記念帳後,或許也是自由做小姐的時間的結束。

    帳中的書寫,經過與其他資料對照,除了同學之外應該還有來自師長和學妹的留言,它們大多是有關珍重告別的字句。再仔細翻閱內容,有幾位文學少女透過詩與和歌來傳達離別的情緒,也有行動派的朋友留下了地址加上叮嚀「記得來信告知消息呀」。

    還有許多則留言是來自黃同學在弓道部的好友,當我們將這本卒業記念帳與和它一起捐贈的弓道社團資料相互參看,可推斷社團活動占了她高女生活重要的部分。第三高女的弓道部成立於一九三二年,當時的統治者藉由這些與日本精神高度連結的運動,來貫徹戰時體制鍛鍊皇國民身心的目標,武道也在此背景之下成為了學校社團的主流之一。

    永遠不要忘記弓道部的朋友。──福永多美子

    要一直一直保重喔,有時也去道場吧。──芳川秀子


    除了文字留言之外,其中一頁還有全版的風景畫,運用墨色和紅色的顏料繪製了連綿山峰、雲海和太陽。雖然沒有更多的資訊說明,不過我們推測這裡所描繪的可能是玉山或是七星山。第三高女自一九二七年起至一九四三年,每年舉行登新高山(玉山)活動,是學校例行的大事,為了強健體能,學校也會舉辦遠足等戶外訓練,與學校同位於臺北州的七星山,想必是訓練地點之一了。

    不論是武道或是登山,新式教育使得女性的知識視野和生活空間有了很大的擴展,只是結束學生時代回到家庭,時間仍似乎漸漸不屬於自己。不過不管如何,能夠藉由學校發展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對上一個世代來說已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儘管隱約可見的矛盾存在其中,例如新世代的知識女性依舊在傳統家父長制度中背負壓力。回頭去看王木同學給金梭的留言,以及在其他訊息中也可見的「回家」、「孝順」等語,不知道其中是否隱含了什麼未能說出口的情緒。

    畢業了,珍重再見
    這批捐贈的文物中,屬於第三高女時代的除了這本卒業記念帳,還有黃金梭同學的弓道社團筆記、畢業證書、修業旅行等文書。這些私領域的紀錄,將時間凝結在她們的靑春時代。卒業記念帳中的留言代表著一個時間的結束,也是新展望的開始,本文從中抓取了一些記憶切片,用以了解當時高女學生的生活面貌。這件文物也曾在臺史博經營的Instagram 中刊登,許多中山女中的讀者看到「學姐」的手帳都很有共鳴呢!「第三高女!」、「看到了阿媽們的少女心」、「好興奮」,還有人分享了當時校內知名的社團。

    每個世代都有它的校園記憶,其中有許多能夠共享的經驗。這是黃同學的畢業季節,你的呢?(簡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