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

  • 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
    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1847-1947
    作者/編者: 萬榮華/劉維瑛
    譯者: 楊雅婷、黃楷君
    ISBN/ISSN: 978-986-532-7811
    出刊日期: 2022-12-01
    GPN: 1011102302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馬雅各、巴克禮、甘為霖、蘭大衛、李庥、看西街教會、太平境教會、新樓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等,這些臺灣人耳熟能詳的人物與地景,乃英國長老教會自19世紀以後在臺灣各地辛勤耕耘的成果,現已融為臺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成分。長期擔任臺南長老教中學校長、被譽為「萬能校長」,後來在倫敦長老教會總部任職的萬榮華牧師,透過各地一連串的教會事工,娓娓道來的《英格蘭長老教會百年宣教史》(《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1847~1947》),從書中我們得知19世紀初,除了因為工業發展而帶動的商業交流,英國掀起的基督教信仰熱潮,則引領一群宣教師走向亞洲,在地球兩端撐起另一種不同於工商業的連動網絡。本書細述英格蘭長老教會如何以中國閩南地區為據點,藉由醫療、教育等媒介將基督教文化傳播到大清帝國治下的泉州府、漳州府、臺灣府、潮州府,另有印度及馬來亞區域,其傳布歷程與策略可互相借鑑。

    書中所記錄眾多宣教師們的所見所聞,藉著他們的視角,他們的足跡,他們的禱告,來洞悉那段少有人知的世界史面向,值得細細品讀。原書於1947年,由倫敦的英格蘭長老教會出版,全書分為5個部分,過去時常被學術界所援引,是目前較為全面也重要的基督教宣教史材料,今得以中文版面世。


  • 王政文導讀〈萬榮華與宣教百年史〉節錄

    萬榮華的世界

        萬榮華(1886年1月7日-1971年3月22日),英國伯肯赫人(Birkenhead),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1906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數學系,之後先於母校伯坎赫中學(Birkenhead School)任教一年,再於1908年赴劍橋韋斯敏斯德神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 Cambridge)研究神學。萬榮華自神學院畢業後決心從事教育傳道工作,即向海外宣道會登記為教育宣教師(Educational Missionary)。劍橋西敏斯德神學院的推薦信上形容萬榮華:「在每一方面都是卓越的,足以承擔宣教工場上的任何一種工作。他有能力、有熱心,也相當具有行政的恩賜。」

        值得注意的是,萬榮華的兄長史蒂芬.萬德(Stephen Band)也是英國長老教會的海外宣教師,宣教教區是廣東汕頭以西的客家地區。在史蒂芬.萬德的主持下,當地教會學校發展迅速,1905年時,學生已超過五百名。後因健康因素,史蒂芬.萬德於1911年返回英國。萬榮華的父親在給差會的信中直云:「我希望他(萬榮華)能夠像哥哥一樣被上帝所重用。」父親的言語與兄長的宣教事工,反映出萬榮華家族對於海外宣教的重視與參與,亦可想見萬榮華在其間所受的影響。

    1912年,因「臺灣需人甚急」,時年26歲的萬榮華,被派任至臺灣臺南,預備擔任長老教中學(今臺南長榮中學)的校長。由於臺南教士界認為萬榮華必須具備漢文與英文兩種語文能力,因此推薦其到任後,於臺灣先修日文數月,再赴日本繼續深造,回臺後再學閩南語;期間仍由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代理校長職務。1914年9月,萬榮華自日本回臺,正式就任長老教中學校長,此後直至1935年3月13日卸任,將校長之職移交給加藤長太郎,萬榮華共擔任20年的長老教中學校長。

        萬榮華於1914年臺灣長老教中學建校滿30年時(1885年建校)開始擔任校長,直至1940年離開臺灣,共計於中學任職26年。期間歷經大正至昭和時代,日本統治臺灣的方針也由始政(無方針主義)時期(1895-1919),轉為內地延長主義時期(1919-1937),進入皇民化政策時期(1937-1945)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階段。臺灣長老教中學則是在萬榮華主持下,興建中學新校舍,成立新的董事會,提高學校水準,充實教師陣容,從小型教會學校轉型成為能與公學校並駕齊驅,具一定規模的大型中學。學生人數更從1914年的60人,至1932年成長為308人,1938年達到509人。而在面對日本政府於1919年頒佈「臺灣教育令」與「臺灣公立高等普通學校規則」的影響下,長老教中學面臨立案問題。1924年,林茂生擔任中學教頭時代,便積極準備申請立案之條件。至1939年,長老教中學正式立案成為「私立長榮中學校」,成為政府認可,具有與公立學校相同資格的私立中學。此一歷程,正是在萬榮華主持校務的階段所完成。

        除了學校建設與經營以外,萬榮華在劍橋大學時擔任足球校隊隊長,到臺灣從事教育工作時,便將熱愛的足球運動引進臺灣;其亦熱中於體操、游泳等體育運動,使得長老教中學的體育得以蓬勃發展。特別是足球隊曾在1933至1935年間,連續三年獲得全臺優勝獎盃,更於1940年代表臺灣前往日本參加第十三屆明治神宮全國運動會。由此可見,萬榮華在自己心心念念的事務上,是投注全然的心力於其中。

        然而,面對世局巨變,以上帝之名所建立的教會學校,也難以擺脫戰爭帶來的局勢與影響。日本自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與英美關係日益惡化,不再容許外國宣教師與本地教會的往來,轉而由日本教會取而代之。隨著各地日益激烈的排英、排美運動,使得由外國宣教師所領導主持的神學校、中學校、婦學與醫院等機關,都面臨日本治臺政府進行改組的要求,也使得教士會必須交出相關的領導與經營權,進而讓日本人取代外國宣教士成為這些機關的領導。

        在此情勢下,萬榮華於1935年卸下臺灣長老教中學校長一職,交由曾任日本海軍上校的加藤長太郎擔任校長。卸下校長之職的萬榮華,接受加藤校長的任命,成為榮譽校長,並接任黃俟命的校牧工作。最終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與英美各國關係惡化的影響下,於1940年11月23日與其他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離開臺灣。

        回到英國的萬榮華,於1945年接手T‧W‧道格拉斯‧詹姆斯牧師(T. W. Douglas James)的工作,撰成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1847~1947,即本著《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除了此著,萬榮華另曾撰寫《福爾摩沙的巴克禮》(Barclay of Formosa)一著,於1936年由東京教文館出版。1971年3月22日萬榮華於在英國去世,享年85歲。
     
    基督教的著史傳統

        基督宗教中對於歷史書寫,有長遠的傳統脈絡。舊約聖經中從創世紀、出埃及記到大小先知書,一路述說以色列人的故事。舊約聖經作者從「上帝選民」以色列人的發展歷程來編寫這些歷史,目的是要讓後來的以色列人或上帝的選民去理解上帝的作為。新約福音書中,從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個角度來講耶穌的生平,書中既「記言」又「記事」,以此說明耶穌所代表的意涵。接續的使徒行傳,主要目的在記述耶穌早期的門徒在耶路撒冷、猶大和撒馬利亞的活動,更進一步向地中海周圍及羅馬的發展歷程。

        就聖經歷史的書寫觀之,書寫歷史的目的並不是追溯內部的發展,也不是藉由過去來理解現在,目的在理解「神」的作為。藉由過去發生的故事,認知「神」的旨意,並時刻反省、檢驗現在的經歷是否仍持續走在上帝的道路上。

        對基督徒而言,歷史是展現「神」信實一致的作為和本質。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宗教內部的著史傳統和意涵,將有助於我們閱讀各個差會或教會所書寫的歷史意義。在我的觀察中,差會或教會在一段時間後,會總結工作的成果,出版各式「十年史」或「百年史」,乃至各教會的週年紀念刊與紀念集,其出版的目的都包含有「現實性」和「神聖性」的傳統。現實的原因是教會作為一個人群的集結,這個群體需要有共同的「故事」,這個「故事」不能只有聖經中千百年前的「故事」,而必須要有現在的連結,現在的故事加上聖經中的故事,兩者相連結,讓教會成為一個認同的群體單位。現實上「教會」一起做的事,需要有「奉獻」來加以支持,「史」是教會工作成果的展現,也是群體認同的集結,用史書的方式來呈現「群體的認同」,用「奉獻」來確認對群體的支持,這是教會史書成書的現實性。這個「現實性」需要有更大的「神聖性」來完整,來證明「群體」正走在上帝的道路上。「教會」要做的事,並不是「人們」要做的事,而是「上帝」要完成的「作為」,「史」作為已經發生過的事,教會書寫的歷史,從「史」中來見證上帝的作為,說明上帝經由教會完成神聖的事工。「現實性」和「神聖性」兩者相加,並加以連結,是教會不斷需要出書寫歷史的主要原因。

        回顧最早的臺灣基督教史研究著作,多數是傳教士整理差會或教區的官方報告。其後相關的臺灣基督教史著作仍是以長老會出版的教會史、年譜、各地教會簡史及紀念刊物為主,同時培養出一批重視教會歷史的傳道人。這些著作多數總結教會檔案史料,以傳教發展及教會組織為主軸,且具宗教關懷。

    傳揚上帝的旨意

        英格蘭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在成立50週年與100週年時,各出版了一部紀念史冊,分別是:仁信(James Johnston)所撰《中國與臺灣:英格蘭長老教會差會的故事》(China and Formosa: The 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以及由萬榮華所撰本書《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1847-1947)。

        仁信牧師是英國長老教會第二位進入廈門傳教的宣教師。如前所述,英格蘭長老教會於1844年成立,1845年即成立海外宣道委員會,1847年賓威廉抵達香港,1851年英國長老會於廈門成立傳教總部。1853年4月22日,仁信接受曼徹斯特教會會議任命,前往廈門,與賓威廉一同於此宣教,直至1855年因病回國。

        雖然仁信自此未再回到宣教區,但其女兒米塔‧強斯頓(Meta L. Johnston)指出,仁信直到逝世,都抱著強烈的願望,希望回到廈門繼續傳教。而仁信海外宣教的理想,則是由二位女兒,仁力西(Jessie M. Johnston,1861-1907)姑娘與蕾娜‧強斯頓(Lena E. Johnston)姑娘所承繼,先後由婦女傳道協會差派出國。其中,仁力西姑娘在鼓浪嶼接辦烏埭女學,推動女學教育。

        萬榮華在《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中特別強調,仁信終其一生都持續倡導海外宣教的理想,除了支持多項相關計畫、擔任蘇格蘭傳教輔助會的秘書長(Secretary of the Scottish Auxiliary of the Mission),並寫作了數部宣教書,包含《中國與臺灣:英格蘭長老教會差會的故事》、《新教差會百年誌》(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1]《中國及其未來:帝國、人民與制度》(China and Its Fu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Antecedents of the Empire, Its People, and Their Institutions)。[2]

        從仁信到萬榮華,無論是在宣教事工上,或是為英格蘭長老教會撰寫五十年與百年宣教史,均是基於對於海外宣教工作抱持著熱切的理想,確認所做的工,行走在上帝的道路上。萬榮華在《福爾摩沙的巴克禮》最終章〈重新提出的挑戰〉云:

    上帝不會讓我試圖強迫你們任何人進入宣教場域。你們前去的為一正當理由,是因為上帝恩召你們;而在計算其代價之後,你們不敢拒絕。

    巴克禮下場了!打完了86年的一局,從頭到尾都精彩無比。

    讓下一個上場的男兒穿上護脛,準備打擊吧!

    1936年,萬榮華面對逼迫外國宣教士離開的政治勢力,但他仍然大聲疾呼海外宣教的重要性。1945年,返回英國且已屆耳順之年的萬榮華,承繼詹姆斯牧師遺志,撰成《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其於本著開頭頁載云:

    「我們是與神同工的」(We are labourers together with God)

    獻給所有聽見召喚並予以回應的人們(DEDICATED TO ALL THOSE WHO HEARD THE CALL AND ANSWERED IT)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Here am I; send me)

    萬榮華認為:「歷史是上帝傳揚他的旨意給全人類的場域。其旨意的執行,在於實現上帝的國度。」「上帝持續藉由人類的作用來發揮影響力,並以全力奉獻的生命,來展現祂的榮光。」對於海外宣教的事工,萬榮華指出:「這是耶和華之所為,在我們眼中非凡絕妙。」而在本書最末,萬榮華引用英格蘭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宣告:「我們需要的是神的聖靈再次注入教會。……」進而呼籲「無條件為祂奉獻生命,以便祂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利用我們。」

        徐謙信牧師曾持論:「聖經要常常重新翻譯,歷史要常常重寫。」萬榮華在《傳揚祂旨意: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史》一書的封面上載明:「年復一年,上帝正傳揚祂的旨意。」(GOD is working His purpose out, as year succeeds to year.)諸多宣教師們正是抱持著如此信念,為宣教事工盡心盡力。而萬榮華為英國長老教會差會所撰述的海外宣教史,亦是在此精神之下撰成的重要教會史著。

        最後,想說明作為一位基督徒,閱讀教會史書時,如同閱讀聖經中的歷史書一般,明瞭「神」的作為。作為一位歷史研究者,閱讀教會史書時,仍需要意識到教會史書成書背後的意涵及神聖性,如此才能有意識的使用這些史料紀錄,並正確解讀其中的意義;也更能存著感謝的心,享用這般豐富的記載,讓我們在時間的長河中,明瞭古往今來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