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5 | 陳明祥 | 平面類展品與觀眾互動之展示手法及案例分析:以臺史博兩檔平面類文物主題特展為例。107 年度博物館與臺灣史論文發表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7/5 | 陳涵郁 | 清代臺灣邊區的原漢交換。107 年度博物館與臺灣史論文發表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10/07 | 陳靜寬 | 臺中行旅:日治時期臺中旅遊產業的發展。2018 臺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東海大學。臺中: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東海大學。 | 會議論文 |
2018/10/25 | 曾婉琳 | 這不是一場抗爭,這是一段過程:318 公民運動物件收藏在臺史博。2018 第八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記憶所繫之博物館-再現、傳承與遺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會議論文 |
2018/7/5 | 黃瀞慧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品蒐藏與管理機制之反思。107 年度博物館與臺灣史論文發表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05/05 | 葉前錦 | 當代典藏的保存維護挑戰:以中研院移轉臺史博318 公民運動文物為例。未來歷史學:當代典藏與數位世界論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09/01 | 鄭勤思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藏品科學檢測。2018 博物館藏品科學檢測工作坊,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7/5 | 錢乃瑜 | 哪裡公眾?如何主體?臺史博常設展更新的公眾史學方法再試。107 年度博物館與臺灣史論文發表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會議論文 |
2018/10/26 | 鍾如 | 日常與非日常:臺灣戒嚴展示敘事及觀眾經驗比較。2018 第八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記憶所繫之博物館-再現、傳承與遺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會議論文 |
2018/11/02 | 蘇峯楠 | 臺南市一般古物「鄭成功草書」的歷史想像與文物詮釋。第4 屆歷史與文物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資產與物質文化研究:回應與挑戰。臺中:逢甲大學。 | 會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