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歷史臺灣第11期:戰爭與臺灣社會(續號)

  • 歷史臺灣第11期:戰爭與臺灣社會(續號)
    歷史臺灣第11期:戰爭與臺灣社會(續號)
    作者/編者: 吳密察主編
    ISBN/ISSN: 22212728
    出版年月: 2016-05-01
    GPN: 2009903068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 去年適逢1895乙未之役120周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本館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乃合辦「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在該研討會之基礎上,本刊以「戰爭與臺灣社會」策劃專輯,刊出研究1895年之後120年來與臺灣及臺灣人有關之近代大規模戰爭(例如,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家之戰爭動員、戰爭對台灣社會及文化之影響的研究論文、田野踏查短論。由於相關主題之研究論文不少,故本期賡續規劃為續輯。 本期專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二戰結束為時間斷限。近藤正己的〈「殖民地戰爭」與在臺日本軍隊〉一文,檢視日本統治的五十年間,臺灣的駐紮武力。該文除探討軍事武力的派遣過程及目的外,也檢視初期指揮軍隊的歷屆臺灣總督對於臺灣武裝抗日勢力的認識,以及軍隊配置、戰術戰術,並探究這些以討伐名義執行治安戰鬥之軍隊的角色。洪郁如的〈臺灣空襲記憶在歷史傳承上的危機與契機:以戰爭兒童文學為中心〉一文,認為近現代的東亞戰爭記憶與經驗如何被記憶、敘述與理解,本身即為一大難題,臺灣則又因為戰前殖民地處境及戰後政治轉折,而更添難度。該文以空襲疏散經驗為對象,耙梳臺灣空襲記憶的現況及問題,也分析日本教科書中的戰爭兒童文學教材,並檢討臺灣討論戰爭書寫的兒童文學作品可能思考歷史記憶傳承的方式。許雪姬的〈臺灣人在滿洲的戰爭經驗〉一文,則利用滿洲經驗的臺灣人滿洲經驗的訪談紀錄,參酌相關私人日記、政府公報,究明了臺灣人在滿洲國崩潰至回臺之前的見聞及其經歷的蘇聯軍暴行、東北地區的國共內戰。當年臺灣人在滿洲國滅亡後,並未得到「國家」保護,只能自力救濟地嘗試用各種方法回臺,有些人參與了當時相互對峙的共產黨或國府,有人則被送往西伯利亞經歷許多險阻。 臺史博過去數年除規劃「特展『二戰下的台灣人』戰爭記憶口述歷史資料整理」計畫及理解臺灣人對於1945年8月15日多元記憶的「歷史上的那一天」計畫外,去年8月及10月並分別舉辦「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與「戰爭與記憶:亞洲地區的經驗與論述」國際研討會,並推出「鉅變1895」特展及「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這些都顯示了本館對於「戰爭與臺灣社會」議題的強烈關心,並希望藉這兩次專輯能激起學界對此議題的重視。本刊12及13期的主題分別為「聽覺文化」及「博物館與社會」,歡迎各界繼續踴躍投稿。 ~摘自本期吳密察主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