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臺灣記憶 迎向未來典藏
臺史博以建立「世界的臺史博」為願景,透過文物典藏臺灣不同世代的生活記憶,保存臺灣歷史及社會文化變遷的物質證據,自2000年以來,蒐藏有圖書文獻、器物、影音等臺灣歷史文物與史料文獻,計14萬餘件(實體件數),其中捐贈來源高達35%以上。
蒐藏策略上,聚焦於反映臺灣與世界的連結、臺灣歷史發展軌跡、公眾史學、常民文化、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等歷史意義與蒐藏價值的物件,具特色的館藏文物如:《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登錄號:2010.018.0009),反映出16、17世紀臺灣、澎湖與外來者互動關係;《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作者手稿(登錄號:2010.018.0024),呈現法國人觀點下的清法戰爭;單桅手撐船(登錄號:2002.008.0001),見證臺灣安平的近海生活文化;陳澄波陳家遺書(登錄號:2016.040.0001)及陳澄波受難著服長袖襯衫(登錄號:2016.040.0002)等遺物,為二二八事件代表的證物之一;《南進臺灣》影片(登錄號:2005.001.0195),則為日本時代昭和年間臺灣重要的動態影像紀錄。而從16-18世紀古地圖、到近當代與臺灣相關的各式地圖,更是臺史博長期蒐藏的一大特色。
此外,順應國際趨勢,回應當代社會議題,展開「當代蒐藏」行動,蒐藏當代社會事件或議題的文物,如三一八事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等,試圖於事件當下蒐藏第一手的史料與物件,記錄當下,也成為臺史博館藏特色之一。
在蒐藏文物的過程中,除了物件本身之外,臺史博更關心「物」與「人」的關係,從「物件」的角度朝向「人」的視角,理解與解讀物件背後的人物、人群、社會情境、或歷史議題等,因此臺史博的文物可謂是以「物的故事」呈現「臺灣記憶」。
為了保存珍貴的「臺灣記憶」,臺史博建立了嚴謹的典藏管理制度,設置標準庫房環境與安全控制,近年更導入科技輔助庫房管理,包括電子溫溼度監控、消防極早期設置、物流管理、人流管理等,妥善管理文物。而在保存維護的發展上,積極推廣文物居家/現地保存的觀念,協助各界典藏專業技術諮詢,並自2017年起積極向外爭取預算添購非破壞性儀器,發展保存科學,並展開近現代材質研究,推展館校交流與合作,深化臺灣文物的藏品與物質文化研究。
同時,為達成文物近用,一方面透過完備文物的內容描述、數位化文物圖檔,並釐清盤點文物權利狀態,全面推動文物資料的公開與開放,讓全民共享博物館典藏資源。另一方面透過3D技術開發出再製的展品及教育用品,供大眾觸摸、體驗,增進傳達文物知識,並從2019年起,每年舉辦庫房導覽活動,公開博物館神秘的後臺,讓大眾理解文物進入博物館之後是如何被典藏保存及應用。
此刻面對全球環境與氣候的變遷,典藏管理維護如何與時俱進,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以及因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如何從傳統「典藏」出發,鼓勵公眾參與,與當代社會連結,都是思考未來典藏的重要課題。未來臺史博希望在過去努力的基石上,持續推動完備文物內容及數位化、權利資料,發展臺灣文物材質研究,打造適合臺灣文物之保存環境,進而達到藏品近用,透過典藏,建構起「臺灣記憶」及臺灣文化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