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作為國內唯一以臺灣歷史為主題之專業博物館,臺史博秉持博物館特色,積極推動具臺灣史視野的歷史研究,並致力於以跨學科的方式研究臺灣歷史知識。博物館中的歷史研究者,有別於傳統研究機構或學術院所的研究者,不僅承擔學術研究的任務,更肩負作為「博物館員」的社會參與與公共推廣責任,涵蓋策展研究、館藏研究、教育推廣、資源近用、公共對話及社會參與等多重面向。

臺史博的臺灣史研究特色,即在於藉由博物館作為公共平台,從多元議題與跨領域觀點切入,持續與當代社會進行對話與協作,進而產生積極的行動實踐與社會影響,彰顯博物館作為知識生產與文化傳播機構的價值與效益。

臺史博具體研究議題目前分為:第一個是「環境、產業與地方知識」,第二個是「政治力與社會能動性」,第三個是「多元平權與文化溝通」,各議題詳細內容如下。

圖書館


本議題強調環境、產業與地方社群的互動,著重於探討在特定地理與文化背景下,地方知識是如何在居民與自然環境長期互動中逐步生成、保存與傳承,成為地方代代相承的「知識」。這些知識包含對災害、氣候、地形、動植物生態的理解,涵蓋農耕技術、飲食文化、節慶儀式等日常實踐。




本議題聚焦臺灣社會在不同政權下的適應、調整與挑戰。臺灣歷史上,統治者透過法律、制度、文化等手段確立政權合法性。而臺灣社會運用自有知識並吸納外界力量,不斷回應、調整或改變現有體制,從社會運動到文化再現,展現強韌的社會能動性。




本議題特別關注文化如何作為歷史記憶與遺忘的媒介,並探討其表達與抒發的過程,從臺灣歷史文化的多樣性出發,涉及社會弱勢、性別議題、本土語言、文學藝術、民俗文化與物質文化等層面,並注重世代記憶的理解與交流,探討不同世代間的文化落差,以及如何服務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新世代。臺史博希望透過文化溝通,促進社會相互理解,並重新思考博物館可以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