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 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作者/編者: 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
    譯者: 郭維雄、導讀:戴麗娟
    ISBN/ISSN: 978-986-5437-19-0
    出刊日期: 2019-10-01
    GPN: 1010801778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本書原著法國漢學研究者、外交官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根據中國史家、西方傳教士、探險家、海關人員的大量出版品,梳理了當時有關臺灣的各項史料,完成這部西方人最早系統性論述臺灣島歷史人文與地理環境的著作。 全書歷史部分從風水傳說談起,至牡丹社事件止;地誌部分則從自然地理談到人文環境,歷數行政制度興革、居民人種、產業發展等人文現象,以世界、東亞、全島等不同的視野尺度,觀照論述福爾摩沙及其歷史。加上博學的Henri Cordier蒐羅編寫的大量書目資料後,近乎500頁的著作於1893年出版問世之後,在長達百年的時光流轉中,它被視為法國最重要的一部臺灣史地著作,迄今仍未有規模份量相當的新著作來挑戰它在法文世界的地位。


  • 原著: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
    編譯:郭維雄
    導讀:戴麗娟


  • 館長序
    譯者序
    導 讀
    著者序
    導 言
    第一篇 歷史
    第一章 從中國人最早的幾次遠征福爾摩沙到荷蘭人抵達此島(605-1624)
    第二章 荷蘭佔領下的福爾摩沙(1624-1655)
    第三章 國姓爺的戰績與荷蘭統治之終結(1650-1662)
    第四章 國姓爺及其後代在福爾摩沙的統治,直到此島臣服於韃靼人(1662-1683)
    第五章 中國統治下的福爾摩沙
    第六章 日本遠征福爾摩沙
    第二篇 地誌
    第一章 自然地理誌
    第二章 政治地理誌
    第三章 農業與物產
    第四章 工業與商業
    第五章 居民
    第六章 居民(續)
    第七章 福爾摩沙之旅
    第八章 福爾摩沙之旅(續)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研究書目
    圖版出處
    索引


  • 館長序
    臺史博的海外臺灣史料調查研究計畫,由費德廉教授編譯的《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出版伊始,建構出具全球視野的調查研究計畫,以「涉外關係資料彙編」作為海外臺灣史料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呈現的一環。其中關於法文史料的蒐集與翻譯工作,最早以清法戰爭期間法國隨軍醫務助理科邦的日記和信函的中譯出版開始,其成果在史料的珍稀性方面當然頗有可觀,但對於19 世紀末葉西歐帝國主義競逐東亞的歷史認識仍有所不足,故而計畫重新解譯臺灣歷史論述的法文經典《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L’île Formose : Histoire et Description)》。承蒙戴麗娟研究員和郭維雄博士的協助,本館順利展開這項編譯計畫也取得豐碩的成果。

    為了深入探索本書的創作背景,研究團隊數度前往法國外交部檔案館、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BnF)的版畫及攝影部門,透過梳理作者的漢學研究養成過程以及外交事務歷練的機遇,追索作者于雅樂(Camille Clément Imbault-Huart)書寫這本作品的歷史背景。清法戰爭時于雅樂擔任特派駐華公使的翻譯,實際參與停戰協約的簽定。此戰使法國人注意到臺灣的戰略性以及他們對這個島嶼的認識之不足,于雅樂開始編寫一份與臺灣史地有關的著作。

    本書最初寫作的動機雖與清法戰爭的時事背景有關,但其內容的構成反映的是當時的法國漢學界對臺灣相關知識的好奇與初步整理,所徵引的資料除了有幾個世紀以來西文書籍中的記載,也包括中國史家的著作、方志以及十九世紀中葉以來長居中國的西洋人的研究資料、教務會訊、海關資料等等;另外作者收集到的福爾摩沙島的風景照片,也分別以版畫或相片印刷的形式編輯成書。從這個角度看來,此書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與臺灣有關的知識在西洋人社群中累積與流通的情況。

    本書的出版也讓博物館學的專業領域與涉外關係史料得以開展更深層的對話與交流,不止有助於檢視本館涉外關係史料的收藏內涵,更藉著與本館數位典藏資料庫的連結,提供更完整的歷史內容與圖像資訊,希望藉此活化歷史文獻,為文化創生活動提供發想的火花。

    這項工作從前期調研規劃、翻譯計畫到全書的集結出版,歷經本館呂館長理政、王館長長華以及諸多行政管理人員及研究人員的統籌擘畫,更感謝翁佳音研究員和石文誠組長協助內容的審閱,讓賡續推動臺灣海外關係史料之蒐集、編譯及出版的工作熱情得以綿遞延續,特此敬申謝忱。敬祈諸方大家給予支持與指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館長 林崇熙


    譯者序
    身兼外交官與學者的于雅樂廣泛參考1880年代以前的歐美資料,且直接閱讀引用漢文書籍,以世界、東亞、全島等不同的視野尺度,觀照論述福爾摩沙及其歷史。加上博學的 Henri Cordier 蒐羅編寫的大量書目資料後,近乎 500 頁的著作於 1893 年出版。問世之後,在長達百年的時光流轉中,它被視為法國最重要的一部臺灣史地著作,而且未有規模份量相當的新著作來挑戰它在法文世界的地位。

    就此觀之,原著本身亦是一份關於「法國人如何認識台灣」的重要史料。有鑑於此,譯者在用字遣詞時,多少試圖兼顧這個層次,例如分別以「原住民」、「土著」、「番(人)」、「野蠻人」來對應「aborigène」、「indigène」、「sauvage」、「barbare」,而非一律採用「原住民」這個現代標準用語,亦非完全採用十九世紀臺灣的用語。

    對於未有普遍一致譯法的歐文專有名詞,譯者向來主張保留羅馬字,因為同名異譯無法避免,層出不窮,極難整合,徒增困擾。難用不如實用:與其找一個譯者自認妥適或常用的譯法,不如給讀者一組方便查找的字母。況且,羅馬字母早就嵌入臺灣歷史文化之中,於今尤然。大量保留歐文專有名詞,這是一甲子前的黎烈文譯本與這個新譯本的共同點。

    Henri Cordier 所編寫的書目篇幅頗長,未收錄於當年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的黎烈文譯本。此次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支持下,這些資料首度在國內印行。法文原書將這些資料置於正文前;為配合現今之出版慣例與閱讀習慣,我們將之挪至正文之後。在迻譯各條目之附加說明註記的同時,譯者亦譯出以歐陸語文書寫的標題。

    此譯本的出版工程規模可觀,譯者僅在諸多人士的協同合作中出一份棉薄之力,卻在過程中備受支持與協助,特此鳴謝。
    譯者首先要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任館長呂理政先生、王長華女士、現任館長林崇熙先生與研究組的大力支持,並感謝翁佳音老師與石文誠組長的費心審閱。行政管理人員在行政、出版、校訂各方面始終熱心鼎力相助,譯者感激不盡!
    幸得審查委員們的指正與提示,此譯本的內容品質得以大幅提升。譯者受益匪淺,特此致謝。
    在臺北,郭紀舟先生在百忙之中撥冗提供支援。譯者於此再度申致謝意。
    最後,譯者要再次向翁佳音老師道謝。翁老師在臺南的討論會後的那一番饒富哲理的鼓勵話語亦是人生南針,我永遠銘感於心。

    郭維雄 於淡水
    20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