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黃瀞慧 | 2023.12。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品借出二三事。《博物館簡訊第 106 期》。臺北:中華民國博物館 學會。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黃茂榮 | 2023.12。巴西博物館火災的啟發-從博物館夜間消防演練做起。《博物館簡訊第 106 期》。臺北: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張文馨 | 2023.11。從與公民團體共學走向倡議行動-以「Ayo-Ayo ! 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及 「Jalan-Jalan 移路相伴:高屏地區移動人權特展」為例。2022 年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博物館研究專刊第 09 號: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 130-16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新北:臺灣博物館文教。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陳怡菁 | 2023.11。知識跨域與共筆:以水利知識博物館化為例。2022 年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 - 博物館研究專刊第 09 號: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 106-128。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新北:臺灣博物館文教。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錢乃瑜 | 2023.09。打造凝視的技術-「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三館聯展的展示視覺詳解。故宮 文物月刊第 479 期:40-48。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莊梓忻 | 2023.06。從身體實踐到社群認同:花蓮大陳女性的日常生活「食」作。民俗曲藝第 220 期:117- 166。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黃裕元 | 2023.04。找尋我們的歌―探討戰後臺灣流行歌曲的歷史像。97-110。重建臺灣音樂史 2023:百年 臺灣新音樂史綱。臺北:文化部。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3 | 林佳逸 | 2023.03。協作、共融、對話:臺史博常設展觸摸展品區多元學習參訪開發。科技博物,27(1):5-34。 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2 | 張銘宏 | 2022。泥塑神像藏品隔震措施探討與實踐。博物館簡訊,99:16-21。臺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
2022 | 魏雅蘋、李文媛 | 2022。博物館藏品活化與近用:臺史博經營 Instagram 社群「臺灣人的口袋博物館。博物 館簡訊,99:22-25。臺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 期刊文章(含論文集、專書論文) |